6月10日,云南省统计局发布消息,第二次云南省农业普查从2006年开始,历时近三年顺利完成了准备、现场调查、事后质量抽查、数据处理和数据评估等项工作,目前已经进入数据发布和资料应用开发阶段,普查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主要数据即将发布。
继1996年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之后,我省于2006年开展了云南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目的是全面掌握我省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制定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并为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服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6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6年度。
云南省统计局综合处处长陆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为了搞好这次普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级成立了由24个部、委、办、厅、局组成的云南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州(市)、县(区)、乡各级政府都成立了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农业普查各项工作的组织和实施。这次普查对我省所有住在农村的或从事农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调查,涉及843.40万住户、1.2万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填报普查表近2500万张。普查对象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工作难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普查。
普查的结果显示,农业生产方式明显改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村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效果明显;劳动力就业结构逐步转变,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民自有住房比例很高。2006年末,农村99.24%的住户拥有自己的住宅,其中,52.26%的住宅是在1990年以后修建的,14.22%的户住宅价值超过5万元,4.85%的户拥有2处以上的住宅。家庭耐用消费品日渐丰富。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70.66台,固定电话19.35部,手机48.20部,电脑0.53台,摩托车17.77辆,生活用汽车2.95辆。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得到改善。
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云南省农普办和云南省统计局将分5期发布普查公报,向社会公布普查的主要结果。公报将分别以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和生产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社会服务、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农村劳动力资源与就业、耕地分布及分类为内容,陆续向社会发布。与此同时,着手编印《云南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和《云南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汇编》,向社会公布更详细的普查结果,并围绕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以及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进行系列分析开发。 |